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《求是》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《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》。
文章強調,全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。要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,形成受益者付費、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良性局面。要健全縱向生態補償機制,加大對森林、草原、濕地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。要推廣新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經驗,鼓勵流域上下游之間開展資金、產業、人才等多種補償。要建立健全市場化、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,在長江流域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。
探路生態補償
保護好山好水
一江碧水出新安,百轉千回下錢塘。從海拔1629米的休寧縣六股尖發源,新安江逶迤東流,流經千島湖、富春江,匯入錢塘江。一江新安水,情牽皖浙兩省。如今,新安江流域是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先行探索地,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地。
探路生態補償,呵護碧水東流。2012年起,在黨中央的領導下,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下,皖浙兩省在新安江流域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,多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,積累了寶貴經驗,形成了“新安江模式”。新安江已成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,試點工作入選2015年全國十大改革案例和今年的《攻堅克難案例》。當前,安徽省正在全面推廣“新安江模式”。
生態補償結碩果
成績單
▲跨省界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II類標準。
▲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。
▲經原環保部環規院評估,新安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246.5億元,水生態服務價值64.5億元。
▲二輪試點以來,全市生產總值連續跨上500億元、600億元兩個臺階,財政收入突破百億關口,人均主要指標居全省中上水平。
▲試點工作入選中組部改革發展穩定攻堅克難生態文明建設案例、2015年全國十大改革案例、全國“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”、安徽省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領域改革八大品牌,亮相中央“砥礪奮進的五年”大型成就展。
▲試點工作寫入黨中央國務院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》《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》和《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》,“新安江模式”在全省和全國其他6個流域、10個省份復制推廣。
▲試點啟動以來,累計安排項目293個,累計完成投資146.28億元,補助資金41.6億元。其中,2019年已安排試點補助資金8.158億元。
▲新安江流域濕地保護率達43.17%,高出全國6個百分點,全市森林覆蓋率達82.9%,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.83倍。
“連綿青山”涵養出“一江清水”,“一江清水”正成為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的“源頭活水”,“兩岸青山”也一定會成為新安江上下游群眾的“幸福靠山”!